关于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两个问题设计的讨论

发布时间:2017-10-1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宁夏石嘴山市回民高级中学 周淑英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两个问题设计的讨论,探讨问题设计与培养阅读能力、训练语言综合能力及建立师生合作关系之间的联系,以期使这一环节真正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问题设计;阅读的意义;语言输出量;教师角色

Abstract: This discussion will be focused on two question designs for classroom instruction about a text in Book 1 for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hope of identifying the different effects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from different question designs and of seeking out how to make question designs efficient both to reading and to other aspects of English learning.

Key words: question design; the meaning of reading; language output;

Teacher’s role

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常常通过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然而,“导读” 并不是问题设计的唯一价值。问题设计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思考的空间是否充裕,语言的输出量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师生间的交互活动能否成功等。忽略了这些兼容价值,问题设计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以下实录的两个问题设计,均针对人教社出版的现行高中英语课本第一册第42课课文。使用这两个问题设计的两个班级学生水平相当,人数仅相差1人(A班52人,B班53人)。为了说明不同的问题设计所产生的不同的课堂效果,作者还将呈现学生在后继活动中的

表现。本文将对两个问题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探讨问题设计中应注意的因素,使其真正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

1.对比

1,1.问题设计

教师A:1.Is American country music popular during the 1990s?

2.Was it about city life?

3. Did people think money was important in the 1950s?

4. Were young students angry with the government in the 1960s?

5. How much money can country music bring in?

6. Are country music singers all from Tennessee? Where are they from?

7. Why did the first country singers like to sing to the guitar?

8. Does country music change a lot today? Why?

教师B:1.Did American country music first appear in the early 1990s? Is it still popular today?

2.Why has country music become a big business now?

3.What do the modern values of the USA mean?

4.Were American music in the 1950s and in the 1960s about the same subjects? What are the subjects of the American music in the 1960s? Why?

5.Do country music singers sing to the guitar? Are they all from Ten nessee?

1.2.问题类型及参与人数

问题类型(约占问题总数%) 提问人数(人) 群体参与率(约%)

直接获取信息型 A班 B 班 A 班 B 班 A 班 B 班

50% 3% 4 3 14% 40%

间接获取信息型 32% 44% 5 4 20% 94.3%

探究型 30% 33% 4 6 32% 98%

学生插问(质疑) 4% 26% 2 9 4% 28%

1.3.学生在后继活动中的表现(下表空白处表示该班没有此项活动)

参与人数(约占总人数%)

课堂活动 A 班 B 班

Note Taking

(阅读笔记) 全部照搬课文 35% 5%

部分照搬课文 45% 15%

参照课文简明扼要 15% 46%

基本上不再翻阅课文,简明扼要 5% 35%

Summarizing

The Text

(概述课文) 重点不突出,近似朗读课文

35% 8%

能说出主要内容,但基本上摘录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55% 25%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主要内容

10% 67%

Topic Discussion:

Music, People and society(讨论:音乐、人和社会)

不参与

0.01%

参与,但不太开口

12%

积极参与 78%

2.分析

两位教师的问题设计数量相差无几,但A班的问题缺少探究性,学生很容易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且在难度方面没有递进。从量化统计结果看,群体参与率不高,问答过程中几乎没有学生质疑。后继课堂活动中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课文概述抓不住重点,且不能用自己的话语陈述要表达的内容。

B班的问题设计具有很强的探究性,难度上层层推进,且没有按照课文的顺序提问,学生必须在对课文有完整透彻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回答这些问题。此外,由于问题本身具有一定深度,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所以提问人数虽然不多,但群体参与率较高,且因为学生的思维在这一环节中很活跃,所以也容易发出质疑。由于问题设计的导读作用很到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准确,所以在后继课堂活动中,学生表现积极,活动质量高于A班。

以上分析表明,不同的问题设计产生的课堂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我们从上面两组问题设计可以看出,两位教师对问题设计的预定目标各不相同。教师A的预定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从课文中获取一定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位教师潜意识里在追求一种非常形式化的“课堂效果”,那就降低问题的风险性,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高。这种做法显然是受“为教而设计教”的传统理念的影响所致。教师B的预定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处理信息,并通过分析、处理信息,探究课文的深层涵义,并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是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的。该教师并没有刻意追求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参与、思维以及学习方法的渗透等。

3.讨论

3.1.教师应准确领会阅读的真正意义

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搜寻信息,语言无论是以口语形式还是书面形式存在,其主要功能在于交际。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读者对文意的捕捉、剖析、感悟、发挥等。教师的提问,要促使学生尽可能好地完成这一过程,就要设法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以便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潜能,使他们对课文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教师还应注意问题的设计应在为被提问者提供阐述观点的机会的同时,能给未被提问者提供评价、指正别人的机会,这样,才能保证这项课堂活动的参与率。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搜寻信息,而没有促使其参与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提问就很容易变成“指定任务”,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答案在课文的哪个位置?”、“我是否找到了那个位置?”上。提问一旦变成任务,阅读就变成被动活动。我们知道“Reading is anything but passive…It involves processing ideas generated by others that are transmitted through language.”(D.Nunan,1999)。这种“指挥棒”式的问题,还有可能使未被提问的学生产生“这个问题与我无关”的想法,长期如此,思维的萌芽畏缩,参与意识渐弱,而学习一旦变成旁观活动,势必影响学习效果。

3.2.不可忽视语言的输出量问题

语言学习需要输入和输出相结合(H.D.Brown,1987),否则就达不到学会运用之目的,而运用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因此,课文教学的任务就不仅仅是阅读课文,它还包含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而运用能力的训练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的输出量。那么,课文教学中问题设计就应考虑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语言输出量问题。以上列举的两个问题设计,学生在作答时的语言输出量显然是有差异的,也正是这个差异,导致学生在后继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大不相同。这也反映出教师对语言习得规律的认识存在着差异。

3.3.教师角色转换的形式化在问题设计中的反映

问题设计过程中出现提问过于简单的现象,不仅是因为教师对课文教学及阅读的实质或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不准,另一个原因是有些教师反感学生出错,反感学生“迟钝”,希望学生对提问快速作出反应,而且最好是正确的反应,以求体现“课堂气氛”或“课堂效果”。看上去教师在问答过程中引而不讲,让学生“自己去做”,但实际上学生做什么、怎么做,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这种追求表面效果的做法,反映出教师本身并没有真正进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师生之间实际上是这样一种关系:

Teacher:questioner, task assigner, inspector, controller

Student: information hunter, correct answer pursuer, careful error-protector

流于形式的教师角色转换对于构建师生间的合作关系,促进教学没有任何积极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

Teacher: facilitator with the tool of necessary questions, task presenter, organizer, participant and monitor

Student: question user, finder and active player, motivated risk taker

4.建议

4.1.问题设计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促使其在对文章进行感悟、释义、质疑、评价以及与同伴交流过程中达到与作者互动的目的。

4.2.问题设计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出机会,让他们通过表述对课文的理解、评判、感想等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4.3.问题设计应考虑到与后继课堂活动的整合,为学生参与后继活动作好语料准备。

4.4.问题设计不是指挥棒和检测仪,关注师生间的合作关系,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是问题设计的兼容价值之一。

参考文献:

1. H.D. Brown 1987,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entice-Hall, Inc.

2. D. Nunan 1999,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USA.

3. 郭书彩:“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情感与认知因素”,《外语教学》2002.2

4. 马冬梅:“英语教学中小组口语活动后的学生自我纠错”,《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2.